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正促使仿人脑生物学的神经网络发展。 (图片来源:KAUST)
将模仿大脑生物学的神经网络加载到微芯片上,我们可以实现更快,更高效的人工智能。
微芯片上的仿生神经网络“尖峰”为KAUST的研究人员开发基于硬件、更高效的人工智能计算系统奠定了基础。
图片来源:Pixabay
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,其中包括高级自动化,数据挖掘和数据解析,医疗保健和市场营销等众多新应用。这样的系统基于由决策节点层组成的数学人工神经网络(ANN)。标记好的数据首先被馈送到系统中,“训练”模型以某种方式做出响应,然后确定决策规则,并在标准计算硬件上投入使用该模型。
尽管这是一个有效的方法,但与构成我们大脑的复杂且功能强大效率更高的神经网络相比,这个方法也显得笨拙。
“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抽象的、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的数学模型,它与真实的神经系统相似性了了。”研究小组的博士生Wenzhe Guo说道,“但在另一方面,神经网络的构造和工作方式与生物神经系统又有相同之处,它可以以更快、更经济的方式处理信息。”
图片来源:Pixabay
尖峰神经网络(SNNs)将神经系统的结构模拟为突触网络,通过离子通道,以动作电位或者脉冲的形式传输信息。这种事件驱动的行为在数学中被称为leaky integrate-and-fire模型,使得SNN具有很高的效率。另外互联的节点结构提供了高度的并行化,进一步提高处理能力和效率,这一构架同样适合在计算机硬件中以神经芯片的形式直接实现。
Guo说:“我们使用了标准的低成本FPGA芯片,并实现了依赖于脉冲时序的可塑性模型,这是在我们大脑中发现的一种生物学习规则。”
重要的是,这种生物学模型不需要任何输入信号或标签,神经形态计算系统无需经过训练即可学习现实世界的数据模式。
Guo说:“由于SNN模型非常复杂,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对神经网络进行设置以获得最佳的性能。于是我们在成本,速度和能耗之间取得相对的平衡,从而设计出了最佳的硬件架构。”
与其他神经网络平台相比,Guo的团队的“芯片大脑”速度提高了20倍以上,能源效率提高了200倍。
“我们的最终目标是研发一个小巧、高速、低能耗的,类似于人脑的硬件计算系统。下一步是改进设计,优化产品封装,使芯片小型化,并针对各种工业应用进行定制。”Guo说。
翻译:彭琛
审校:董子晨曦
引进来源: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