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(IARC)最新数据显示:2020年,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首次超过肺癌,成为发病率最高的癌!在女性中,乳腺癌占新发癌症病例的1/4,癌症死亡的1/6。
Q1:乳房疼痛不适,难不成是乳腺癌?
女性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乳房胀痛、刺痛、跳痛等情况,有时疼痛甚至放射到腋窝、肩膀、后背等部位,这种情况绝大多数是生理性的,并非是乳腺癌常见的症状。
Tips:值得注意的是,乳腺癌在早期,尤其是肿瘤还不大的时候,经常是没有任何外在表现的,只能靠仪器检查才能发现。
人们常说的“乳腺增生”与乳腺癌也并无绝对关联。乳腺增生涵盖了乳房正常和非正常下的所有情况,在正规医院的乳腺专科已慎用该表述。
Q2:什么情况下,可能患了乳腺癌?
出现上述情况时,应提高警惕,及时就医。当肿瘤进展到晚期,发生远处转移时(常见部位包括肺、肝脏、骨、脑),亦可出现对应脏器的症状,或其他全身症状。
Q3:乳腺癌“光顾”,有哪些风险因素?
♦性别:男性和女性均可能罹患乳腺癌,但男性仅占1%左右;女性因乳腺组织和雌激素影响,成为占乳腺癌人群的绝大多数。
♦年龄:45岁以后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逐渐达到高峰,并维持在较高水平。年龄越小,得乳腺癌后治疗效果越差。所以年轻人更要提高预防筛查意识。
♦家族史:部分乳腺癌具有家族遗传性,最常见的是与乳腺癌易感基因(BRCA1/2)突变相关。BRCA携带者患乳腺癌风险在70%以上,且双侧乳腺癌风险会明显增加。其中部分患者卵巢癌风险也会增加。
♦月经和婚育史: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2岁;绝经年龄大于55岁;初胎足月生产年龄迟于35岁;终生未育者;以上人群乳腺癌发病风险有所增加。
♦不良生活习惯:多坐少动、作息时间不规律、高脂饮食、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。
♦体重:超重或肥胖的绝经后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有所升高。
♦其他:长期使用雌孕激素药物,放射线暴露史,长期焦虑等。
Tips:如果家族中已知存在BRCA基因突变或直系亲属患有乳腺癌/胰腺癌/男性乳腺癌/卵巢癌等情况,不排除遗传性乳腺癌的可能,需要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。
Q4:预防乳腺癌,应如何做?
♦调控生活方式
均衡饮食、控制体重、适当的体力betway官网与体育锻炼、舒缓生活压力、戒烟戒酒、避免过量摄入外源性雌激素。
♦控制不良情绪
频繁的生气、焦虑、紧张,可能影响乳腺部位的血液循环导致异常,从而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。
♦预防筛查
定期的乳腺筛查是乳腺癌预防的重中之重。早筛能够提早发现癌症,有效改善预后,增加治愈的可能性。
Q5:乳腺癌筛查,有哪几种方法?
筛查方法包括乳房X线(钼靶)、乳腺超声、乳房自我检查、医生查体、乳腺核磁共振成像等。
筛查的核心是定期查乳腺超声和钼靶。如果乳腺超声结果出现导管扩张、结节、囊肿、钙化等;乳腺钼靶检查报告中提到了结节、钙化、非对称致密影、结构扭曲等,则需要前往专科进一步咨询。
Q6:如何自我检查乳房?
每月检查一次,最佳时间是月经开始后7-10天,绝经后女性可根据自己时间随时自检,如果出现下面任一表现时,建议咨询正规乳腺专科。
-站在镜子前,双手下垂,看乳房外观是否正常,乳头有无凹陷,皮肤有无皱缩、发红、隆肿等异常改变;
-四指并拢,用指腹以打圈或者由外向内的方式检查整个乳房及腋下,注意不可用手指抓捏乳腺组织,以免把正常乳腺组织误认为肿块;
-用大拇指轻捏乳头,挤压有无分泌物流出。
乳腺癌的治疗手段包含手术或放疗为主的局部治疗,以及内分泌、化疗、靶向治疗为主的全身治疗。如果真的查出乳腺癌也不要过度害怕,积极配合乳腺专科医生进行规范化、精准化的个体治疗,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,更加注重生活质量。
乳腺癌筛查提示
建议40岁以上女性至少每年进行1次乳腺超声、每两年进行1次乳腺钼靶;
如有乳腺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,应该将筛查提前到30岁;
正常20-40岁女性可以每月进行乳腺自我检查,了解是否出现异常肿块,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接受临床检查。
文本作者: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普通外科白熠洲医师
审稿: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普通外科罗斌医师